【鬼谷子原文】益之損之,皆為之辭。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
【鬼谷子譯文】謀略的增減變化,都要討論得失。要善於利用「分威」、「散勢」的權謀,發現對方的用心,了解隱微的徵兆,然後再進行決斷。
鬼谷子認為:「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即給對方製造危機,然後自己利用這種危機,便可以巧妙地扭轉當前的局勢,變被動為主動。
「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的話很精闢,其中隱含著豐富的戰略智慧。「危」只是一種非常的手段,「決」才是最終的目的。其主要策略是攻其所必救,殲其救者;攻其所必退,殲其退者。
用于軍事上,這種智謀就是與勢頭強大、兵力集中的敵軍作戰時,不如採取避強攻弱的戰術,攻打對方的要害和薄弱環節,分散強敵的兵力和注意力,然後集中己方兵力,加以痛擊。
這一智謀,表面上看是捨近求遠,實際上,它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以逆向思維的方式,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所以它離勝利更近,往往能取得一招制勝的神奇效果。
有一個乞丐在海邊上尋找食物,向一個打漁的人要一條魚吃,打漁的人沒有答應把魚給乞丐,而是給了乞丐一根魚竿,說:「我給你一條魚,你一會兒就吃掉了,你下次還會找我或找別人來要魚吃。如果我給你一根魚竿,你就可以去釣魚,自食其力,自己活下去。」這個思路實際上是和鬼谷子的主張是一樣的,以關鍵處為突破口,治標治本。
在做事情時,若能機智地採用「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的方法,避實就虛,往往能達到趨利避害、機動殲敵的目的,輕鬆取得最好的結果。
在戰場上,能夠成功地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其中很有學問,而攻其必救人為地打破平衡是調動敵人、引導變化朝著對自己有利方向發展的最常用方法。「圍魏救趙」就是一個成功的實例。
公元前353年,逐漸強大起來的魏國開始蠢蠢欲動,魏惠王派精通兵法的魏國大將軍龐涓率領八萬大軍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將有亡國危險,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
齊威王當然應允,他派田忌為將,起用從魏國解救來的孫臏為軍師,派遣大隊人馬出征。
當軍隊到達齊國國境線上時,田忌打算把軍隊直接開到趙國去,以解邯鄲之圍。
孫臏勸阻道:「且慢,將軍先聽我打一個比方。假如您去勸阻互相兇狠地鬥毆的兩個人,如果您只是阻攔他們手腳的話,即使您的力氣再大,也很難勸阻打鬥行為,而且難免會受傷。而若你避開雙方的手腳,找個空當猛擊其中一方的腹部,待挨揍的人捂著肚子跪了下來,那麼原來互相毆鬥的局面,也就會改變了。」
田忌不解地問:「軍師,莫非您有高見?」
「現在魏國主力正在猛攻趙都邯鄲,若與對方強戰,勝負難料。」孫臏解釋道,「但是魏都大梁(今開封)內軍力相當空虛,守備無力,我們若直搗大梁,那麼魏軍主力必然會從趙國撤兵趕回去搶救。這樣,我們既可解邯鄲之圍,又能狠狠打擊魏軍,不是比趕到邯鄲去廝殺要好得多嗎?」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謀,乃以大部分兵力直趨魏國,把魏國的國都大梁包圍起來。
龐涓攻打邯鄲本已指日可下,聽說齊軍要攻打大梁,只好放棄邯鄲,慌忙調動魏軍日夜兼程回國保衛首都。
當魏軍趕到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北),田忌、孫臏已在這裡布下了伏兵。剛一交手,疲憊不堪的魏軍就被打得潰不成軍。這一仗,魏軍損失了兩萬人馬,龐涓因敗自刎。
孫臏是一個掌握「變化」之術的人,他不直奔邯鄲去正面攻擊魏國,解救趙國,而是攻打了魏軍的「必救」——魏國國都大梁,「攻其必救」迫使局勢發生變化,既解除了趙國的燃眉之急,又狠狠地打擊了魏軍。
可見,「圍魏救趙」的計策,正是「攻其所必救」的體現,不一定要直接與其交鋒,只需攻打敵人必定要回身來救的虛弱的地方。以低成本、小代價,獲得高收益、高回報。
鬼谷子,聰明人的處事方法,看似陰招,卻很實用
【鬼谷子原文】益之損之,皆為之辭。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
【鬼谷子譯文】謀略的增減變化,都要討論得失。要善於利用「分威」、「散勢」的權謀,發現對方的用心,了解隱微的徵兆,然後再進行決斷。
鬼谷子認為:「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即給對方製造危機,然後自己利用這種危機,便可以巧妙地扭轉當前的局勢,變被動為主動。
「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的話很精闢,其中隱含著豐富的戰略智慧。「危」只是一種非常的手段,「決」才是最終的目的。其主要策略是攻其所必救,殲其救者;攻其所必退,殲其退者。
用于軍事上,這種智謀就是與勢頭強大、兵力集中的敵軍作戰時,不如採取避強攻弱的戰術,攻打對方的要害和薄弱環節,分散強敵的兵力和注意力,然後集中己方兵力,加以痛擊。
這一智謀,表面上看是捨近求遠,實際上,它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以逆向思維的方式,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所以它離勝利更近,往往能取得一招制勝的神奇效果。
有一個乞丐在海邊上尋找食物,向一個打漁的人要一條魚吃,打漁的人沒有答應把魚給乞丐,而是給了乞丐一根魚竿,說:「我給你一條魚,你一會兒就吃掉了,你下次還會找我或找別人來要魚吃。如果我給你一根魚竿,你就可以去釣魚,自食其力,自己活下去。」這個思路實際上是和鬼谷子的主張是一樣的,以關鍵處為突破口,治標治本。
在做事情時,若能機智地採用「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的方法,避實就虛,往往能達到趨利避害、機動殲敵的目的,輕鬆取得最好的結果。
在戰場上,能夠成功地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其中很有學問,而攻其必救人為地打破平衡是調動敵人、引導變化朝著對自己有利方向發展的最常用方法。「圍魏救趙」就是一個成功的實例。
公元前353年,逐漸強大起來的魏國開始蠢蠢欲動,魏惠王派精通兵法的魏國大將軍龐涓率領八萬大軍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將有亡國危險,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
齊威王當然應允,他派田忌為將,起用從魏國解救來的孫臏為軍師,派遣大隊人馬出征。
當軍隊到達齊國國境線上時,田忌打算把軍隊直接開到趙國去,以解邯鄲之圍。
孫臏勸阻道:「且慢,將軍先聽我打一個比方。假如您去勸阻互相兇狠地鬥毆的兩個人,如果您只是阻攔他們手腳的話,即使您的力氣再大,也很難勸阻打鬥行為,而且難免會受傷。而若你避開雙方的手腳,找個空當猛擊其中一方的腹部,待挨揍的人捂著肚子跪了下來,那麼原來互相毆鬥的局面,也就會改變了。」
田忌不解地問:「軍師,莫非您有高見?」
「現在魏國主力正在猛攻趙都邯鄲,若與對方強戰,勝負難料。」孫臏解釋道,「但是魏都大梁(今開封)內軍力相當空虛,守備無力,我們若直搗大梁,那麼魏軍主力必然會從趙國撤兵趕回去搶救。這樣,我們既可解邯鄲之圍,又能狠狠打擊魏軍,不是比趕到邯鄲去廝殺要好得多嗎?」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謀,乃以大部分兵力直趨魏國,把魏國的國都大梁包圍起來。
龐涓攻打邯鄲本已指日可下,聽說齊軍要攻打大梁,只好放棄邯鄲,慌忙調動魏軍日夜兼程回國保衛首都。
當魏軍趕到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北),田忌、孫臏已在這裡布下了伏兵。剛一交手,疲憊不堪的魏軍就被打得潰不成軍。這一仗,魏軍損失了兩萬人馬,龐涓因敗自刎。
孫臏是一個掌握「變化」之術的人,他不直奔邯鄲去正面攻擊魏國,解救趙國,而是攻打了魏軍的「必救」——魏國國都大梁,「攻其必救」迫使局勢發生變化,既解除了趙國的燃眉之急,又狠狠地打擊了魏軍。
可見,「圍魏救趙」的計策,正是「攻其所必救」的體現,不一定要直接與其交鋒,只需攻打敵人必定要回身來救的虛弱的地方。以低成本、小代價,獲得高收益、高回報。